奏响时代强音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自治区民委文化宣传工作综述
- 发布日期:2025-01-06 19:08
- 浏览次数:
岁月深长,山海远阔。翻开2024年自治区民族工作文化宣传长卷,笔笔浓墨重彩,篇篇繁花似锦。一场场接地气、扬朝气的理论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播撒在干部群众的心田;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奏响宣传工作“主旋律”;一场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铺就群众精神家园的“诗与远方”。
2024年,自治区民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立足职能职责,守正创新,多措并举,加强与中央和自治区主流媒体合作力度,积极打造融合宣传矩阵,广泛宣传我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一、上下联动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宣传高度
2024年5月“和美北疆 守望相助”——内蒙古自治区开启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基层行活动启动仪式
参与线上答题
2024年9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中华边疆行”走进阿拉善盟
观看都贵玛事迹
自治区民委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到文化宣传工作全过程,推动全区民族工作宣传提质增效,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按季度指导各盟市民委文化宣传工作,形成宣传工作的上下联动机制,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加强各类宣传阵地和载体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设定课程,每季度举办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讲座或培训班,着力提高基层民委信息工作人员和网评员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全年共培训1000多人次。加大网络宣传引导力度,聚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坚实可靠的宣传队伍,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文明建设,使互联网变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制发《关于加强全区民委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工作方案》,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美北疆、守望相助——深化铸牢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行等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铸牢”主题宣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2024年,指导全区民委系统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10220场,受众108.03万人(次),各层级组成宣讲团人数达11831人。“和美北疆,守望相助”——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基层行活动,深入走进高校、中学、社区、企业和矿区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主题展出《齐心协力建包钢》、《草原母亲都贵玛》、《最好牧场献航天》等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故事长图海报,开展知识答题、互动游戏和拍照打卡体验活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全网刊发稿件1200多篇,参与线上答题人数10.9万+,5场直播观看人数66万+,微博话题5次冲上同城热搜,话题阅读量达5667万+,在全区掀起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热潮。
二、通力合作创新宣传形式,拓宽传播广度
大型全媒体节目《铸梦·逐梦》
“亮丽北疆新画卷 守望相助共筑梦——内蒙古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专题页首页
《绘就北疆新画卷 模范担当谱新篇》——内蒙古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实践纪实”专刊封面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专刊封面
为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自治区民委积极与主流媒体合作,形成宣传合力,打造“报、刊、网、端、微”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多声部的宣传矩阵。通过制作推介接地气、易传播,有共情、有共鸣的融媒体产品,形成传播精准、覆盖广泛、引导有力的舆论宣传格局。与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7集大型全媒体节目《铸梦·逐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七个作模范”为主题,多维展示我区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中的创新举措、典型经验和丰硕成果,通过在全国各地新媒体平台集中展播,累计观看量达5000万人次。与中国民族报社共同主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中华边疆行走进阿拉善”活动,与中央及自治区媒体记者、网络大V,历时5天,横跨1500公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阿拉善盟在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上作出的新成绩、新面貌。活动期间,刊发宣传稿件100余篇,点击(阅读)量达30万+。与《中国民族》杂志社合作推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专刊;在民族画报社推出11期“北疆新画卷”专栏和1期《绘就北疆新画卷 模范担当谱新篇》——内蒙古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实践纪实专刊;同时,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画报上推出“两月一周”工作专版3期,“石榴花开”、“榜样的力量”等专栏40期,积累发行556万册(份)。此外,2024年我委网站开设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共发布相关信息286篇、微信公众号发布民族工作信息642篇,其中,原创内容284篇,占比44.24%;推出“两月一周”活动宣传报道内容150余篇。在国际在线平台专门开设“亮丽北疆新画卷 守望相助共筑梦——内蒙古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专题页,展示我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成就。
三、赓续文脉深挖文化内涵,增强宣传深度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内蒙古代表团驻停表演
2024 年7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分赛场开幕式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心畅享”系列活动——“民族团结杯”全国民族式摔跤比赛参赛代表团
“放歌中国 诗意北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诗会活动现场
《图谱(内蒙古卷)》分编委会专家评审会
大型儿童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巡演现场
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通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诗会,推送电影、文学作品参赛,推荐少数民族优秀声乐展演作品,举办文化体育活动等方式,展示我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自治区文物局联合推进《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内蒙古卷)》编纂工作,经专家反复推敲和认真梳理,最终从初步遴选的1000条文物中选出了我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地域性、民族性的965件(套)/处文物。其中,不可移动文物172处,可移动文物793件(套),并已完成所有文物的条目编纂、图片筛选和英文翻译以及审校工作,形成约50万字文稿、图片1000余幅。与内蒙古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放歌中国 诗意北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诗会,现场800余人,线上约250万人次观看,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推送电影《野马部落》参加了2024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民族电影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赞》、《永茹玛》、《小青马》等参演了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活动。会同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完成5场大型儿童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巡演工作。承办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心畅享”系列活动——“民族团结杯”全国民族式摔跤比赛,展示了我国民族式摔跤运动的发展成就。同时,积极筹备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赛事全过程,力争展现我区民族体育风采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同心逐梦,新征程凯歌以行。下一步,自治区民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融入到文化宣传工作,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吃苦耐劳闯新路、一往无前进中游,为努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凝聚人心和力量,不断推进新时代我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