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科技局:执科技创新之笔 绘就民族团结幸福画卷
- 发布日期:2025-08-15 10:22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阿拉善盟民委委员单位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排头兵”作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办好两件大事的高度来把握主线,强化民族工作“一盘棋”思想,紧盯目标要求,主动担当作为,有形有感有效把主线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力推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工作落实落地,形成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彰显担当、作出示范。为进一步加强工作交流和学习借鉴,阿拉善盟民族事务委员会微信公众号即日起开设《铸牢主线 委员单位在行动》栏目,陆续刊发各委员单位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文章,敬请关注!“十四五”以来,阿拉善盟科技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推动创新成果更全面、更充分惠及各族群众,为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贡献科技力量。加大科研投入,厚植共富沃土
以政策“组合拳”激活创新动能,出台《阿拉善盟实施人才科技突围工程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奖励及研发投入后补助等奖补资金678.81万元。以争取到的国家、自治区、盟本级1.57亿元财政科技资金为杠杆,共撬动企业投入科研资金10.23亿元。2024年帮助科创企业累计获得信贷支持23.98亿元,让企业在科技赋能中快速成长壮大。提高科研能力,增进民生福祉
电解制备金属钠技术、双峰驼人工繁育等技术领跑国际;国内首个双峰驼45k液相育种芯片研发成功;外用蒙药“‘森德日-5味散’贴敷疗法技术”列入自治区基层蒙医药特色技术推广目录;深入推进“中药肉苁蓉大品种开发与产业化”项目,1万余户农牧民户均增收6000元,有效推动科技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深化协同合作,系牢情感纽带
与北京、上海、天津等15个省区(市)开展合作交流,与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等50余家区内外科研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98个,先后推动中国工程院任继周院士、官春云院士等国内外6个院士团队在我盟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生态治理、医疗卫生等领域攻克技术瓶颈、解决发展难题;柔性引进三区科技人才127人,争取专项经费254万元,深入基层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实现旗区全覆盖,全盟6家工作站共获得建设经费支持275万元,累计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281人次,服务企业超600家,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加强科普宣教,提升全民素养
打造“科普点单+专家派单”服务模式,组建农业、航空航天、医疗、生态保护、畜牧等领域科普小分队,深入阿拉善农牧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地推动科技服务下沉一线、科普宣传直接面向群众,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通过为基层工作者传授农技知识、为广大农牧民解决生产难题、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将实用科技与惠民政策送到基层一线,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科学素养,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培养共同理想信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