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司法局以法治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发布日期:2025-08-28 09:50
- 浏览次数:
阿拉善盟司法局立足实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司法行政全过程、各方面,通过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创新法治宣传教育、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四维发力,用法治力量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规范涉企执法,夯实共同发展法治基石。针对阿拉善盟地域辽阔、企业分散的特点,创新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梳理公布10批次92个联合执法任务清单,开展43次跨部门检查,覆盖340家企业,排查整改260个隐患,行政检查量同比下降46%,让各族经营者安心创业。指导全盟39个部门公示行政执法事项4433条、涉企检查事项281条,让企业对执法行为“一目了然”。建立214名社会监督员和38家企业联系点组成的监督网络,以规范执法护航各民族共同发展。
创新普法浸润,铸牢民族团结法治共识。依托“驼小司”普法品牌,打造“线上+线下+流动”三维普法矩阵。线上制作普法动漫、反诈微视频,线下组建“法治乌兰牧骑”小分队深入牧区开展135场流动宣传。组织1153名“法律明白人”发挥专业特长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北疆普法万里行”活动,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边疆、进嘎查村(社区)、进机关、进企业等,实现法治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织密各族群众权益保障网络。构建“盟域通办、就近能办”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全盟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11个、联络点259个,推行“优先受理、容缺办理、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积极引进包头仲裁委员会在阿拉善盟设立分支机构,成功填补了阿拉善盟民商事仲裁法律服务领域的空白。针对边境地区特点,依托内蒙古秀友(额济纳)律师事务所开展涉外法律服务培训,在口岸设立法律服务站,为各族群众和边贸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守护边疆和谐稳定大局。全盟共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54个,打造个人调解室11个,专业性调委会41个、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今年以来调解案件738起,成功率达99%,涉及金额4200余万元,实现“小事不出嘎查、大事不出苏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36个司法所全部入驻各苏木镇(街道)综治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让各族群众“只进一扇门、快速解纷争”,以和谐稳定环境滋养民族团结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