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丨阿拉善非遗走出去,耀起来!
- 发布日期:2023-09-29 08:30
- 浏览次数:
阿拉善非遗文化与首都北京之间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连日来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内
阿拉善的非遗文化得到淋漓展现
阿拉善地毯
马鬃绕线堆绣唐卡
阿拉善刺绣等
非遗传承项目
惊艳四座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近距离、多角度、全景式
感受到阿拉善非遗项目的魅力
逛非遗展览,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解,动动巧手体验非遗技艺……走到中华非遗体验区皮雕展位,阿拉善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雕代表性传承人温都尔木乐一边伏案作画,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游客讲解皮雕的有关知识,并耐心指导游客上手体验。
“看着简单,动手做起来真的不容易。”“一块皮子,在老师的手下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太神奇了。”体验后,大家感触颇多,纷纷被皮雕技艺绽放的时代魅力所折服。
“能在首都北京展示阿拉善非遗文化,让全国各族人民认识阿拉善、了解阿拉善,我感到非常骄傲与自豪。”温都尔木乐告诉记者,自己做皮雕工艺已经有十五年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将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结合阿拉善特色,做出更多独特、有温度的好作品。
“这些地毯好精致啊,买回去我都舍不得用。”在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和阿拉善刺绣展区,观展游客对阿拉善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及文创产品爱不释手,有的驻足观摩传承人现场展示,不时向老师咨询请教,认真了解制作技艺;有的跃跃欲试,亲手尝试体验,穿线、剪裁、绕线、缝制,乐在其中。
“阿拉善带来的这场展演活动,让我见识到了民间工艺的惊人魅力。尤其是在体验过程中,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民间手工艺所绽放的别样魅力和传承非遗的必要性。”北京市民毕小燕说。
在中华医药体验空间,阿拉善盟蒙医医院蒙医主任医师陈苏依勒一边讲解历史传承、展示道地药材,一边让游客亲身体验蒙医传统疗法,感受蒙医药这个中华文化瑰宝的浓郁特色。
悠扬的歌声、欢腾的舞蹈、热烈的掌声……在中华音乐体验空间,阿拉善盟演职人员献上一场场精彩的歌舞。
“今天我看到的这些非遗项目都是阿拉善的传统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文化价值,是阿拉善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此次观展,不仅感受到了阿拉善人民的热情好客,更领略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北京市民梁鸿媛告诉记者。
阿拉善是一块非遗宝藏之地,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62项。此次展演活动中,阿拉善盟选取了4项能够亲自操作和体验的项目,让观众真正从“被动观看”变为“主动体验”。
“此次活动不仅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近距离领略了阿拉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加深了他们对阿拉善的了解,同时有利于培育非遗传承发展的土壤,提升人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使非遗更好地回归民间、融入现代生活,从而使非遗项目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阿拉善盟民委综合科科长李孟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