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阿拉善高新区玛拉沁社区:“小社区”构建民族融合“大家庭”
- 发布日期:2024-01-16 18:57
- 浏览次数:
学员们认真练习
悠扬的马头琴声回荡在教室
……
在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玛拉沁社区
马头琴训练班的学员
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演奏
“我们开设的是公益课,所有人都可以来参加。”阿拉善高新区马头琴协会会长郭巴依尔笑着说。郭巴依尔经营着一家餐馆,因为喜爱马头琴,便组织成立了阿拉善高新区唯一一家马头琴协会。他说:“玛拉沁社区是一个多民族社区,这些年,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马头琴爱好者汇聚于此,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其乐融融。”
玛拉沁社区成立于2007年,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共有34个居民小区11272户25037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15个民族。近年来,社区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依托网格化管理,大力实施“党建+”工程,探索推出“红蓝绿黄紫‘五色融合’党建品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模式,多措并举促进辖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玛拉沁社区坚持突出基层党建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通过面对面、一对一讲解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系列活动。建立“一区四员”网格化管理模式(即以网格员、党员、业主委员、物业人员为基础,按照片区、小区等划分网格),将社区所辖34个居民小区划分为10个网格,从矛盾化解、政策落实、帮扶救助等方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依法为社区各族居民提供均等化、精准化的公共服务。
社区结合实际,运用“民族团结之家”阵地,组建“公益微众筹”志愿服务队,每月为困境人员“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号召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性为民服务活动中。2023年,社区筹集爱心善款10683.38元,为18 位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慰问困难群众40余人次,开展爱心义剪、义诊、助学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
玛拉沁社区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互联互动”党组织“双亮”服务清单,打造理论、流动、上门、文体“四大课堂”和社区、公共场所、互联网“三大阵地”,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先进典型和丰硕成果;通过“‘五色融合’党建品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各项活动。同时,在社区办公大楼内建立“民族团结之家”,涵盖便民服务中心、家庭服务室、人民调解室、党员活动室、童趣乐园、健身活动室、草原书屋和少数民族群众办事“绿色通道”等功能区域,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积极探索实践社区民族工作新方法,把群众最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事项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中,及时进行服务指导,推动问题解决,目前已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20余件。”玛拉沁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周冬瑞告诉记者,将充分借鉴周边社区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重新整合社区机构,打造有温度、有特色的现代化党群服务中心和民族服务窗口,让社区真正成为各族群众的和美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