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着眼“五个维度”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
- 发布日期:2024-10-17 17:27
- 浏览次数:
阿拉善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实践路径,有形有感有效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引导各族青少年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共同奏响新时代民族团结的青春乐章。
打造“综合式”交流平台,拓展各族青少年交流“宽度”。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意见》及实施方案,联合盟委统战部、发改委、教体局等6部门印发了《阿拉善盟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工作方案》,从八个方面明确了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二是指导各级各部门精心做好方案设计和活动安排,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科普教育、劳动教育穿于实践活动全过程。三是与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市州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搭建起与周边地区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的平台,加强同周边地区研学营地、基地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不断提升青少年交流活动质量和覆盖面。
创新“多样化”活动模式,丰富各族青少年交流“广度”。一是精心打造“银阿少年手拉手”等交流活动品牌,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银阿少年手拉手 共同逐梦向未来”“京蒙少年手拉手 航天精神代代传”“红色晋豫行 民族一家亲”、内蒙古·宁夏两地学校“互访互联”线上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做新时代青少年”“大手拉小手”对口支援帮扶、“手拉手边境行”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跨区域交流活动。二是分年级制定精品线路,分批次组织各校开展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劳动教育、红色研学、国防教育研学、户外素质拓展研学实践等,让中小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大课堂,用心感悟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三是不断扩大我盟青年国际交流朋友圈,与蒙古国巴彦洪格尔省青盟开展“中蒙青年文化交流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中蒙青年交流合作。成功举办“蒙港共携手 青春绽北疆”青少年交流活动,与香港生涯规划协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促进蒙港两地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截至2024年8月底,全盟共开展青少年交流活动142批次,覆盖各族青少年3.78万人次。
用好“多元化”宣讲方式,提升各族青少年交流“高度”。一是组织全盟各级团、队组织广泛开展“小石榴籽走边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团、队日(课/会)活动500余场次;开展“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民族团结一家亲 争做小小石榴籽”、“聆听英雄故事 筑牢信仰之基”等主题教育20余场,覆盖青少年600余人。二是聘请边境派出所12位“警察老师”、戍边夫妻警务室徐乃超夫妇、救火英雄黄国才等先进典型代表进入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队伍,邀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红领巾巡讲团、北疆青年讲师团等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主题宣讲57场,覆盖各族青少年1200余名。三是举办“红领巾爱祖国 小小石榴籽共成长”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榜样力量 ”青少年演讲比赛,编排演绎《国家的孩子》课本剧、齐唱共舞《民族团结一家亲》歌舞串烧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挖掘“特色式”本土资源,延伸各族青少年交流“深度”。一是借助“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的契机,依托丰富的地质地貌、历史文化红色教育资源等优势自主开发地质、历史、自然等主题鲜明、实践多样的精品研学课程,打造独具阿拉善特色的研学线路,为研学团队提供优质、丰富的体验和教育服务。二是将非物质文化融入研学内容,通过现场观摩和亲手制作皮雕、沙画、马鬃绕线、蒙古刺绣,搓驼毛绳、传统美食等,听非遗传承人讲解每一项技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穷智慧。三是依托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全力打造“最好牧场为航天 航天精神代代传”青少年交流活动品牌,东风航天城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项目被确定为全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试点示范项目,2023年以来,先后承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绿色驼铃”团队红色研学活动、全区“学习强军思想 建功强军事业”国防教育研学实践活动等青少年交流活动,进一步激发各族青少年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据统计,2024年暑假全盟共接待研学旅游团队60多个,近1.5万名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带动旅游收入4000多万元。
开展“品牌化”志愿服务,营造各族青少年交流“温度”。一是建立“共青团+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的一体化青少年服务力量共同体,倾力打造“童心港湾”、“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品牌。围绕助力社会治理,持续实施西部计划、社区青春行动等项目,组建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各族青少年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交流活动,2024年以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500场,参与志愿者20836人次,累计服务时长2.4万小时,圆满完成暖冬行动、学雷锋、轮椅沙漠挑战赛、火炬传递等专项志愿服务。二是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解读,依托“春风行动”招聘会、“春暖草原 职引未来”春季大型招聘会、“就在北疆 职引未来”青年就业招聘活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集中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等活动契机,积极搭建广大青年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互动平台,多措并举促进各族青年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三是以“扬帆计划”、“驼宝归乡”、“三下乡”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重点,为各族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开展志愿服务、搭建实践平台,让返乡大学生在实践和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助力阿拉善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