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发挥民委委员制度优势 凝聚民族工作强大合力
- 发布日期:2024-12-24 15:33
- 浏览次数:
2024年,阿拉善盟充分发挥民委委员制度优势,通过业务培训、互观互学、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凝聚委员单位力量,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共识,全力推动全盟民族工作取得新突破,再展新作为。
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根基。各委员单位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党日等形式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领悟力和执行力。盟统计局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5次,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党日活动2次,创新开展“数揽发展·向新而行”统计开放日线下宣传活动,制作发布《数说75年┃你好,这里是苍天般的阿拉善》推文,展示阿拉善盟发展成就,增强党员干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理解。盟自然资源局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阿拉善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上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行,进一步凝聚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共识。盟商务局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文化墙,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党员干部心间,推动学习效能转化为实践动能。
加强宣传教育,凝聚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强大力量。各委员单位紧抓“一周两月”等宣传契机,积极探索创新宣教形式载体,丰富宣教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于润物细无声中培育“团结花”、厚植“中华魂”。盟税务局打造“石榴小屋”,面向全社会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盟农牧局结合“万名专家下基层”等活动,深入农村牧区宣传一本发展账、一张惠民卡,深层次讲好阿拉善沐浴在党的民族政策下繁荣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引导各族群众由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盟文旅广电局创排提升歌舞剧《征途如歌》,创作推出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艺作品46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乌兰牧骑村村行”等文化惠民活动3800余场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最好牧场为航天”等历史佳话,持续唱响“北疆文化”品牌。盟工信局深入松塔水泥、中盐建材、利元科技、盟沪蒙能源实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活动,教育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共促民族团结。
深化互嵌共融,共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图景。各委员单位以有形有感有效举措扎实推进“三项计划”,持续密切各族群众间的联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盟民政局探索发展“养老+物业”“养老+家政”等多形式上门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困境儿童“添翼计划”救助项目,开展“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等活动,链接16家爱心企业开展结对帮扶,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筑守望相助的和谐家园。盟人社局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化“创业内蒙古行动”“技能内蒙古行动”等五大行动,通过举办招聘会、组织就业培训等举措带动9000余人就业。盟教体局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先后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启动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项目、研究基地共建合作项目,与北京、宁夏、山西、陕西等地合作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30批次,着力增强各族青年“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意识。盟文旅广电局统筹谋划,在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阿拉善英雄会、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举办期间推出《马到成功》实景演艺、歌舞秀《额济纳》展演、胡杨林超级越野赛等系列文旅活动,在文旅融合中搭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吸引各族群众80万余人次参与。
突出发展为民,续写兴边稳边固边的团结篇章。各委员单位围绕赋予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巩固提升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良好局面。盟交通运输局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联网路等新改建项目,持续优化路网结构,着力改善各族群众出行条件。盟住建局深入推进供热“温暖工程”、保交房项目、排水防涝系统建设项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续建项目,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盟农牧局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支持奶业发展政策措施,投资8700万元组织实施阿拉善现代骆驼产业园项目建设,扶持114家特色奶畜规模养殖场发展,以特色产业发展托起各族群众稳稳的幸福,带动边境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