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共绘团结画卷 同奏团结乐章
- 发布日期:2024-12-26 16:07
- 浏览次数:
2024年,是阿拉善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全盟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实”的作风,锚定“建设一个示范盟、打造五大基地、实施七大工程”,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向优者学、与快者比、跟强者争、朝高者攀,源源不断释放改革发展潜力,为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贡献了阿拉善力量,奋力谱写团结阿拉善、绿色阿拉善、创新阿拉善、开放阿拉善、幸福阿拉善、平安阿拉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即日起,阿拉善融媒推出系列报道《我们的2024·年度华章》,循迹一年来阿拉善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铿锵步履,感受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
在阿拉善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一件件展品诉说着阿拉善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历史篇章;
在党政机关、企业、社区与学校,一场场宣讲如春风化雨,将党和国家的关爱润泽至群众心间;
一篇篇文学作品、一场场文艺演出,深情演绎着阿拉善各民族建设北疆、守土戍边、服务国防的动人故事;
……
如今,“石榴花”已在阿拉善大地绚烂绽放,盛景如画。
今年以来,阿拉善盟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度融入各项工作中,以“建设一个示范盟、打造五大基地、实施七大工程”为工作目标,重点落实好“五个一”措施,充分发挥民委委员制度优势,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不断凝聚民族工作强大合力,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建设,推动各民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2月25日,阿右旗大数据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座无虚席,盟委宣传部理论宣讲团成员深入基层,结合自身生活和工作经历,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实例,全方位、多角度阐释了新质生产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与重要价值,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基层一线。110余名干部职工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重点内容,党和国家的声音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
“听了宣讲后,我对做好党的民族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阿右旗委宣传部理论科工作人员戈格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今后将把握研究重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实践,推动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今年以来,阿拉善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为重要载体,通过强化机制建设、壮大宣讲队伍、用活特色资源、打造多元平台等举措,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全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阿拉善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前10个月,各级宣讲团共开展主题宣讲354场,覆盖3.8万人次。同时,阿拉善盟壮大“胡杨树下宣讲”“驼背上的流动讲堂”“庭院讲堂”等特色宣讲队伍,把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开进那达慕大会,为农牧民群众送技术、送医药、剪驼毛、修水井,从日常点滴、民生福祉方面聊变化、谈发展,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化行。
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纵深发展,阿拉善盟以“一周两月”为载体,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报告会、演讲比赛、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聘任18名快递员担当“红石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员,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强化理论研究,紧扣阿拉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群策群力、广纳谏言,凝心聚力编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义》,为深化宣传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也为全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提供了关键素材。目前,《讲义》已在盟委党校重点教学班次中应用,并逐步向全盟各苏木镇、嘎查村和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基层骨干发放。
阿拉善盟聚焦“北疆文化”品牌打造,推出众多文艺精品。大型原创音乐剧《征途如歌》、广播连续剧《大漠·飞天》等文艺佳作深受群众喜爱,长篇小说《希吉尔和他的朋友们》荣耀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最好牧场为航天”“三千孤儿入内蒙”等故事成为凝聚民族情感、传承团结精神的鲜活教材。
阿拉善盟坚持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工作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三项计划”,精心打造12个互嵌式发展试点单位,广泛开展多元化群众活动,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主动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
阿拉善盟积极行动,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签订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跨区域协作共建协议,组织开展“贺兰山下一家人 石榴同心中华情”等140场青少年交流活动,3万余名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盟还与湖北、广西、新疆、四川等省区21个市(州、盟)通过‘云’上签约、线下结对的模式,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作共建协议,构建互通联动协作机制,持续拓宽示范盟建设实践路径。”阿拉善盟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韩静波说。
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道路上,阿拉善盟奋勇向前,积极推动区域全面发展——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落实3859 万元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助力边境地区水电路讯一体化建设;
立足自身独特资源禀赋,加快推动煤化工、盐碱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骆驼、文旅、生态沙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并积极培育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现代口岸建设,策克口岸全年通关货运量超2200万吨,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战略支点作用日益凸显;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与培育,拓展与知名院校合作办学,新改扩建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师资队伍进一步扩大,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积极对接北京、呼和浩特、兰州、银川等地优质医疗资源,与31家区内外名优医院建立业务联系,通过对口帮扶、建立名医专家工作站、特聘专家团队等方式,提高群众就医便利度与满意度;
加强困难群体关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
我们欣喜地看到,地区经济澎湃发展,各族群众生活幸福,一幅和谐发展的壮美画卷在阿拉善大地徐徐铺展。
展望未来,阿拉善盟将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让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书写民族和睦、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