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阿拉善盟打造“四大特色课堂”擦亮“神舟新征 逐梦苍穹”研学品牌

阿拉善盟深度挖掘“神舟起落阿拉善”的航天资源优势,精心设计系列沉浸式课程及神舟飞船观礼研学活动,深度融合航天科普、传统技艺体验与思政教育等内容,通过打造“四大特色课堂”,持续擦亮“神舟新征 逐梦苍穹”研学品牌。据统计,2024年以来,来自全国各地3000余名各族青少年参与了神舟飞船观礼研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各族青少年弘扬航天精神、厚植科技强国信念,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非遗课堂浸润心灵,共绘文化同心圆。依托自治区级非遗传承项目体验基地,组织各族青少年走进非遗手工课堂,在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通过亲手制作、体验传统手工艺,让各族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法和文化内涵,深刻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同时将航天文化与非遗文化相结合,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进了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科技课堂激发潜能,共筑创新中国梦。以“天宫课堂”为引领,老师们巧妙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通过“自制小喷泉”实验展现流体力学原理,“静电小风扇”演示电磁现象,“漂浮的大头针”诠释磁悬浮奥秘,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直观的体验。沉浸式的互动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太空环境下的特殊物理现象,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好奇与热爱,点燃了各族青少年的“科学梦”“航天梦”,凝聚起为实现科技强国梦共同奋斗的青春力量。

红色课堂坚定信念,共担时代新使命。在东风航天城和宝日乌拉党政机关旧址,自治区“北疆青年讲师团”深情讲述中国航天员的奋斗故事,红领巾讲解员生动诠释“最好牧场为航天”的奉献精神,以生动鲜活的事例,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娓娓道来,同学们在聆听中感悟,在交流中思考,中华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在心中悄然升腾,航天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深深触动了每一颗年轻的心灵,让航天报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航天课堂升华情怀,共燃爱国赤子心。在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发射前夕,开展“善育·航天蓝”思政课,将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信念与即将到来的现场发射壮观景象紧密结合,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点亮明灯。随着神舟飞船发射指令的下达,烈焰升腾、箭指苍穹,现场青少年热血沸腾、欢呼雀跃,这一历史性瞬间,不仅点燃了他们的航天梦想,更将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推向顶点,共同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民族事务委员会